健康教育

当前位置: 部门首页 > 健康教育 > 正文

全国爱牙日|这些口腔保健知识请收藏好!

作者:   来源: 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3-09-23   浏览:
2023年9月20日是第35个“全国爱牙日”
2023年“全国爱牙日”的宣传主题是
口腔健康全身健康


01

 

爱护牙齿 习惯养成

口腔健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,不断改善生活方式。比如,我们可以从早期开始培养儿童刷牙的好习惯;可以养成早晚刷牙、午饭后漱口清洁口腔的好习惯;老年人可以注意含糖和酸性食品对牙齿的刺激,注意口腔健康是否受损。

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需要我们的日常不断的养成和巩固,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口腔健康的倡导者吧!

02

牙齿保健 不容忽视

牙齿保健不仅包括刷牙,还包括正确使用牙线、注意饮食和避免烟草、酒精等。要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,要认真刷每颗牙齿,用正确的方法覆盖所有牙面和牙缝。会正确使用牙线,以清除难以到达的牙缝处的食物和细菌,避免牙齿发炎和蛀牙发生。合理饮食和避免吸烟、喝酒这些不良习惯也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因素。

03

健康口腔 幸福生活

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密不可分。一个健康的口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吸收营养,增强身体免疫能力,有助于心理健康。同时,一些全身疾病,例如糖尿病和牙周病,也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。牙周病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血糖的控制情况,而血糖的控制水平直接影响牙周病的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,因此,要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和口腔,防范口腔疾病的侵害。保持健康的口腔和身体健康是每个人的目标和愿望。

04

定期检查牙齿

预防口腔疾病

适时进行口腔检查和护理,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,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关键。专业的口腔医生可以帮助你发现潜在的口腔问题,并提供专业治疗方案,使你的口腔疾病得到及时控制和治疗。因此,建议大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进一步的发展。

“别看牙齿小,作用可不少。

一旦出毛病,花费少不了。”


有些老人缺乏口腔保健知识,觉得“牙疼不是病”,试图将牙病“小事化了”,结果造成后期看牙费用的节节攀升,口腔健康还很糟,只能吃“软饭”,生活质量很不好!事后懊悔不已。

“老掉牙”和“吃软饭”已普遍存在,老年人有牙病不治是个问题,对刷牙也不够重视,12个月内去医院洁牙的仅有2.76%。

其实,人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,只要注重牙齿日常保健,填补意识漏洞,维护口腔健康是可以事半功倍的。

临小卫为大家编写了一段爱牙顺口溜,并整理了一份避免“老掉牙”的口腔保健知识。

爱护口腔顺口溜

老年牙病有特点,一般先患牙周炎;

牙龈萎缩根外露,缺少保护龋来犯;

进展快速危害大,有病及早去医院;

及时镶复缺失牙,积极防治享晚年。

一、坚持早晚刷牙,选用牙间隙清洁工具

只要口内还有牙齿,就应每天早晚刷牙。刷牙时不可大力横刷,以免损伤牙齿和牙龈。根据牙缝大小选用邻面清洁工具,如牙线、牙间隙刷等。

二、假牙也需要每天彻底清洁

无论种植牙、固定假牙、或活动假牙,都和天然牙一样每天需要清洁维护

义齿维护8句顺口溜

缺牙需把假牙戴,注意事项记心怀:

每餐饭后须清洗,睡前要把假牙摘;

认真清洗水中泡,不摘不洗麻烦来;

此言此理牢牢记,提醒您老别见怪!

三、局部用氟,合理膳食,预防根面龋

牙齿清洁不到位,牙根处容易发生龋病,即根面龋,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。

预防根面龋可采取局部用氟方法,如使用含氟牙膏刷牙,定期到医院接受牙齿涂氟等;合理膳食,控制甜食摄入总量和频率,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。出现根面龋应及时治疗。

四、关注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,预防牙周疾病

牙周疾病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。如果牙齿清洁不到位,导致牙龈发炎,牙槽骨吸收,牙齿松动,最终脱落。

如果有牙龈红肿出血、口腔异味、牙齿松动与移位等问题,需要警惕,应及时就诊,积极治疗牙周疾病,尽量保留天然牙。

五、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,及时修复缺失牙

如果有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及时拔除,否则轻者影响口腔功能,重者引起全身感染,影响生活质量。老年人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,以维持牙列完整,恢复口腔基本功能,一般在拔牙 2-3 个月后进行修复。

六、每年进行口腔健康检查,至少洁牙一次

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,提倡每年洁牙一次,有利于早发现、早治疗口腔疾病。

七、叩齿可以增进牙周健康

叩齿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口腔保健方法,每天叩齿1~2次,每次叩齿36下,可以促进牙周血液循环、增进牙周组织健康,长期坚持可固齿强身。如果牙齿松动、咬合错乱,叩齿往往会造成牙周组织创伤,不宜作叩齿保健

PS:另附上每家可备的口腔护理包(包括牙刷、含氟牙膏、牙线、牙间隙刷、漱口书、舌苔刷)